過來人經驗談
過來人經驗談
作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人生舞台扮相豐富的鄉土文學作家黃春明先生與夫人林美音女士在交通大學楊雪梅教授的陪同下,
隔於一口呼吸嗎?瞬間不在的親人,如水泡般消失,可是這份感情呢?如何能了?在會客室中,一行人一邊等著師父,黃春明一邊起勁地聊著他最近排演的兒童舞台劇「小駝背」,故事發生在一個叫小駝背的小孩身上,小駝背生來就背負著一個別人所沒有的沉重包袱,他的椅子是彎弓型的,他的床也是彎弓型的,因為這樣剛好吻合他彎弓型的身形。有一天,小駝背做了一個夢,夢裡的世界真是奇妙啊!每一個人的背和他一樣,是彎弓型的,在夢裡,他再也不用遭受別人異樣的眼光了,太棒了!之後,同伴們老是不見小駝背的蹤影,找呀找呀,結果發現他老是愛睡覺,愛把自己埋入那個理想的國度。就在空氣中充滿劇情的剎那,師父一如以往,自在輕快地走進來了。在彼此禮貌的寒喧之後,師父開誠佈公切入主題,由現今自殺問題頻傳,談到黃春明夫婦的喪子之痛。
師父說,十七日的珍惜生命座談會很有意義,我們希望能藉此幫助全天下的孩子,「您的兒子不幸自己結束了生命,這種喪子之痛是很難撫平的,但是剛好可以利用座談會的機會,以自身的經歷喚醒那些心理不健全的人。」
師父道出,事實上預防自殺是很難的,但我們不能放棄,只有從他的父母、親人、朋友著手,世上不如意的事太多了,但自殺多半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您是位鄉土文學、兒童文學的名作家,您寫的『桃花源』就是寫無現實壓力的世界,但是在真實的世界中,桃花源在哪裡?許多人不知道其實我們可以把現實世界轉變成桃花源。所以我們要出來呼籲,請大家看重生命,只要觀念一轉變,世界就會跟著轉變,就會人人是好人,處處是美景,事事是好事,儘管不如意仍然存在。」
「佛經說︰『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我常勉勵人︰『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念要轉。』只要有一口呼吸在,心念一轉,環境會跟著轉變,因為環境是無常的。」
「只是有些人在自殺前根本沒有任何預兆,有的人是先有這個念頭,認為生不如死;有的人卻是有潛意識的,自己也不知道;還有人是得病了,憂鬱症、妄想症都是。」
「您們的孩子走了,您們夫婦如何應對這種創痛?」師父問。
「快三年了,」黃春明說,「孩子走了快三年了,我們的哀痛卻絲毫未減,反而他生前的種種好變得更好了。」
他是個不同於平常人的小孩,從小就善解人意,很聰明,熱愛古典音樂,學過大、中、小提琴,熱愛閱讀,對中外文學都涉獵豐富,雖然才高中畢業,卻可以讀原文的英文著作。高中時代讀的是教會學校,所以對宗教、哲學也很有研究,道德經、老莊學說都可以侃侃而談。二十六歲投稿聯合文學,立刻得了第一名。他高中畢業後決定不再升學,在家中創作,可算是年輕一輩的作家。「他的知識豐富,可是本性太善良,心思太細膩,對感情的事毫無歷練,稍微挫折...」黃春明取下眼鏡,淚水早已悄悄佈滿憔悴的臉龐。
師父轉而
師父靜靜地聽著,沉思著,然後為他們開導生死的人生大事。
「聽起來他是個自我要求極高,又非常優秀的孩子,但是涉世不深,感情很脆弱,不能承受一點打擊。碰到這個不幸,你們很痛苦,但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師父提起有本法國小說《小王子》,描述一個來自其它星球的小王子,不小心來到了地球,小王子很完美,但地球環境不適合他,所以他只好離開了。「就把這個孩子當成是小王子,他是來報恩的,報恩的期限到了,所以他走了。」師父指出,以佛教的觀點來說,「人在世界上是有一定任的」,有的人是做好事,有的人是做壞事,也有好事壞事都做的人。人不知道自己的任務是什麼,只是做完就走了。但也有大願心的人,因為願尚未了,所以繼續做下去。「你們持續痛苦那麼久,這是不正常的!
一陣靜默,黃春明菩薩道出:「我用忙碌的工作來填補,事情忙的時候不太會想,但是一空下來,他的事怎麼也揮不掉,有時候就只好痛哭一場。」
師父對著他搖頭說道,「根本的辦法是靜下來念佛、念心經,念經不但對你們有用,對他也好。你們太多的依戀,反而會讓他走不開的。」
「這三年來,我一直在看師父的書,也念佛經,更找過所有宗教、哲學、心理學的書,一直想抓住方法,找到活下去的力量,可是還是很脆弱。昨天跟著
不知何故,師父在這場會面裡以著少見的直截追問與開導,要訪客正視那個長痛的傷口,但見黃春明不由得好幾次深長了呼吸。最後師父開示指出,生死的問題只有訴諸宗教,別的辦法都解決不了。遇到親人往生之痛,如果用理論用思考去辨證去理解,會更想不通。「應該常出現好的念頭。他活著的時候,你們結的善緣已經開花結果了,只是生死離別在所難免。我自己的父母過世,我也哭,也難過,但是要面對,要接受,更要轉化,不要一直受它的困擾,一定要自己走出來。」「有痛苦時,就念佛、念經,把心念轉過來。」
最後,師父特別簽名贈與兩本著作,是《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和《心的經典》,臨別時,又叮嚀了幾句,衷心盼望佛法的力量能夠救拔苦難中的人。
黃春明菩薩來訪應邀簽名時,曾特別構思一番,最後在簽名本上寫下二句:「佛在心在,人在必須與心同在。」作家的文字,也許留記了當日的句點,同時,更是明天的起點。
引自 你可以不必自殺網
網址http://www.no-suicide-no.com/nosucide4.aspx